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团队
 
实验室简介
规章制度
合作交流
实验平台
学术委员会
研究团队
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
  • 学术带头人简介
  • 创新团队简介
  • 教授及部分实验室成员简介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刘志成教授、黄亚奇教授、张宽教授和张旭教授,其中张旭为实验室主任。

刘志成教授

刘志成教授主要的研究兴趣点在临床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另外在眼部的建模与仿真和临床辅助器械的研发方面开展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批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现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张宽教授

张宽教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圣克鲁斯-罗斯福医院能量代谢中心实验室主任、NIH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张宽教授主要从事人体能量代谢和运动的测量、建模和分析的研究。开展了很多原创性工作,并且进行了大量有关疾病(例如糖尿病、舞蹈病和肥胖症等)的能量代谢的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42),其中两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百次(最高单篇186次),13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黄亚奇教授

黄亚奇教授曾任哈佛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人体生理系统,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以及疾病机理和新的诊断与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种重要的国际医学,生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术杂志上,并被反复引用(最高单篇影响因子11.986,引用156次)。曾获多项重要国际奖励,包括梅尔维尔奖章(Melville Medal)。新近于2013年又获得美国胸科学会(ATS)颁发ATS-Chin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ward。其在睡眠呼吸暂停方面的研究居该领域世界领先地位。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目前,黄亚奇教授的研究的兴趣点在呼吸系统生物力学数值建模与仿真以及相关的影像与实验研究,同时还在睡眠呼吸综合征手术规划系统研发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张旭教授

张旭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功能神经电刺激、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客观评价。现承担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国家专利2项。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学会理事。在教学方面,张旭教授是北京市优秀教师,出版专著与教材4部;主持的教改项目《我国首个假肢矫形工程本科专业的创办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获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眼生物力学研究团队:此团队曾为北京市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刘志成教授。团队有7位成员,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主要开展眼球软组织力学特性测量方法研究,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青光眼、圆锥角膜等眼病的发病力学机制,为屈光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刘志成教授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带领或派遣团队成员到相关大学实验室进行交流和学习,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目前,此团队有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2项。

呼吸生物力学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为黄亚奇教授。团队有5位成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另外还有博士后2人。此团队重点关注呼吸系统相关的力学问题,特别是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方面的问题。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睡眠状态下上气道发生阻塞的力学机制,并可为发展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此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人体活动能量代谢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张宽教授。团队共有6位成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此团队主要关注人体能量代谢的测量方法和运动力学的研究。张宽教授积极推进团队建设,同时为团队每个成员制定发展计划,寻找科研课题,凝练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方向。此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1项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功能电刺激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为张旭教授。团队有5位成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学术带头人为张旭教授。此团队关注功能电刺激与医学信号处理技术在临床问题中的应用。团队与宣武医院、清华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目前开发的项目无线植入式膀胱功能刺激系统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该项目获得两项发明专利,项目开发获得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的重点资助。

李海云

教授,博导。1997/7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0/6-2002/10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2008/10-2009/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4/12-2015/12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从事医学影像计算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脑结构和功能特征计算分析方法以及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等研究工作。在《Brain Research》,《Neuro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学术著作一部,参编英文书籍一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目前担任了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中国组织工程及临床康复》执行编委,《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Plos One》,《sensors》etc. reviewer。 研究方向: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及介入治疗 ;人脑结构和功能特征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杨智

教授,博导。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博士学位,密西根大学医学院放射系博士后。曾在美国东芝医学技术研究所(东芝医学设备的主要研究开发中心)担任资深科学家,技术主管。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医学及工业成像技术和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和智能控制。申请美国及国际专利2项,美国专利3项。行业权威期刊论文4篇;同行评议会议论文12篇。现任医学物理(Medial Physics)期刊副编辑;任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图像处理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医学成像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等项期刊的评审员。

李林

教授,博导。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自然项目1项,参加国自然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专著1部,主编教材6部; 研究方向:角膜生物力学

陈卉

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包括机器学习、电子病历数据挖掘、基于医疗大数据的疾病预测建模、临床决策支持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重大攻关项目1项。近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24篇,其中SCI论文12篇(第一或责任作者8篇),累计影响因子32.478。研究方向:电子病历数据挖掘 ;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疾病预测建模、临床决策支持

张楠

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三维医学视频处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2013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做短期访问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包括T-CSVT在内的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23篇,批准发明专利5项,并为多家SCI、EI期刊审稿专家。国家标准提案多项,参(译)《生物医学信息学》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