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报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2024-12-11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举办

11月30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科研北楼逸夫报告厅举办了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以“引领未来 共创交流 创新无限”为主题,旨在展示同学们的科研成果并互相交流,在不同的学术背景知识下,达到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经过一整天紧锣密鼓的汇报交流,圆满结束。

参加论坛的嘉宾及特邀报告有,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丽莉,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学谦,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学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杨志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张旭,金见悦,张宽,陈卉,钱秀清,武文芳,副教授白雪为论坛评委。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王翰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李梓赟,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李小钰以及二十四位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参加论坛进行汇报。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生赵远主持。



校研究生院赵丽莉副院长致辞

研究生院赵丽莉副院长呼吁各位同学以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共同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携手并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人类健康为己任,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学谦致辞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学谦老师表示期望本次论坛能够化作一座坚实稳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桥梁,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创新突破与长足进步奉献积极而卓越的力量,并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分享与互动。



安定医院杨志教授作报告

特邀专家分享环节,杨志教授以“情境脑功能影像在精神障碍脑研究中的应用”为题,分享了情景脑功能影像在发现精神疾病的异常表征方面的优势。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金见悦教授作报告

金见悦教授以“先进肿瘤放疗新技术漫谈”为题,根据放疗引起免疫损伤,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指导个体化放疗,FLASH 放疗保护免疫系统三部分,着重介绍了先进肿瘤放疗新技术。



王翰麟作报告

在特邀外校研究生分享环节,王翰麟以“神经影像引导的抑郁症经颅磁刺激精准干预”为题,分享了基于电场模型揭示重度抑郁症TMS的有效刺激电路。



李梓赟作报告

李梓赟以“淀粉样蛋白负荷对认知正常老年人白质完整性的影响以及转录组学特征”为题,介绍了Aβ沉积对白质完整性的影响及其空间关联。



李小钰作报告

李小钰围绕“小胶质细胞的老龄化与重编程”,介绍了小胶质细胞在老龄化过程中的具体表型变化

在研究生汇报环节,首先由13位博士研究生进行精彩的汇报,汇报内容包含动物实验、大数据模型、图像处理、生物力学材料、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

汇报人

汇报题目

王济涵

PD步态障碍大鼠SMA-M1的异常能量振荡及脑网络连接的研究

王牧雨

基于知识蒸馏建立对缺失模态鲁棒的医学多模态融合架构

李一晨

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构建并学习异质患者图表示

王俭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域和频率域融合方法用于脑肿瘤分割

李莹发

基于不完备多模态数据融合的预后模型研究

王丹

基于蒙特卡罗的虚拟单能图伪影成因研究

王雨晴

基于压痕实验确定非均质材料力学特性的研究

马冬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衰老内皮细胞粘弹性改变研究

秦小航

从PIDE数据库的细胞存活数据中推导出针对特定应用的半机制细胞存活模型

尤培蒙

一种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放射基因组学特征(LCDigital-RT):基于多个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管中天

基于fMRI的内源性注意调控视听整合的脑网络动态重构研究

李宇堂

基于颅内脑电的癫痫异常脑网络研究

邹宗正

力学敏感因子在角膜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博士汇报精彩瞬间

之后11名硕士研究生继续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含生物力学、大数据模型、图像处理、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汇报人

汇报题目

王金航

基于 CFD 探究冠脉瘤发展中瘤体内部的流体力学行为及影响

李兰琳

术中 3D超声导航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刘天宝

基于注意力机制增强的术前-术中非同源点云配准

李睿然

基于狭缝结构的液态金属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的研究

娄晓越

基于 AI的癫痫发作预测特征的 meta 分析

赵世龙

基于多模态 MRI 探索不同阶段 PD 患者脑机制差异的研究

魏亚楠

基于结构脑网络和功能脑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识别方法研究

崔卫国

一种生物相容性铁磁流体的制备研究

谢忠壤

基于电子病历和公开医学知识图谱的专病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赵远

模型融合

李颖慧

协同单核苷酸多态性组合效应和放疗剂量建立个体放射敏感性预测模型









硕士汇报精彩瞬间

各位专家老师在每位选手汇报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提问与点评,评委们根据同学们的演讲内容、表达技巧及PPT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根据评分,依次评选研究生论坛一等奖8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7名和优秀奖10名并邀请评委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博士组一等奖



博士组二等奖



博士组三等奖



硕士组一等奖



硕士组二等奖



硕士组三等奖

此次论坛我们见证了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火花。同学们所分享的知识和经验将会继续在大家未来的学术旅程中发光发热。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探索知识的边界!



参会人员合影

撰稿:高一丹、苏家帅

摄影:高一丹

审核:李春林

附:

汇报获奖名单:

一等奖:

王丹,李一晨,秦小航,李宇堂,李兰琳,娄晓越,赵世龙,李颖慧

二等奖:

王济涵,王牧雨,王雨晴,管中天,邹宗正,刘天宝,李睿然,崔卫国,赵远

三等奖:

王俭,李莹发,马冬,尤培蒙,王金航,魏亚楠,谢忠壤

优秀奖:

崔尚起,王子蒙,刘雨琦,王斌斌,史哲,张权,张家耀,赵宇航,杨雨筱,彭卓飞

壁报获奖名单:

一等奖:

黄俊霖,张家耀,王金航,王椿铭,王牧雨,高一丹,吕鸿骁,都书鲜,杨博见,魏亚楠,孙恩涛,郭家慧,席子涵,尤培蒙,孙铭,李彤彤,崔卫国

二等奖:

欧阳慧,宋伊彬,朱家伟,林文鸿,刘宇博,潘鑫,王燕青,冯伟豪,何苗,李冰洋,王豪翊,高赫,李睿然,薛晓龙,杨迎亮,虞董炳,苏家帅